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来到分析仪器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行业导航 产品 求购 企业 动态 展会 招聘
分享到:

5月27日,为了进一步落实中科院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的精神,发挥中科院在人才基础、知识积累和科学装置等方面的优势,中科院信息基地微系统中心在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组织召开了传感网防震抗灾需求及技术研讨会,邀请了国家地震局、中国移动、中科院资环口、高技术口相关单位共商防震抗灾,研讨传感网在灾情监测、次生灾害防治等领域的应用。地球物理学家石耀霖院士、国家地震局地震预测所陈棋福研究员,中国移动集团技术部周建明总经理、上海微系统所刘*副所长、地学和传感网方向五个百人计划等2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了讨论会。

  中科院微系统所刘*副所长结合中国移动与中科院合作研究相关项目的成果,代表中科院团队提出了中国移动30多万个移动通信*与传感网结合,建设用于灾情监测、次生灾害防治的国家防震抗灾传感网基础设施设想,该方案可大大提高我国地震监测点的密集度;提出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的结合,可形成两级高智能的多参、多维滤波器阵,可弥*个传感器的测试信噪比低等问题。针对此设想,石院士、陈棋福研究员等地震专家从地震和地球物理的监测需求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期望。与会的传感网专家也就此提出了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与会专家认为,传感网与移动网相结合,应用到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的数据采集和快速传输是大有作为的。

  石耀霖院士认为,地球物理学家与传感网专家的跨学科协作是非常有益的工作,如果能利用传感网采集到地震学研究所感兴趣的相关信号,如长周期地震波等,对于研究地壳结构会很有帮助。特别是如果在数量众多的移动通信*下面布设台网(即传感阵列),所获得的数据量将大大超过通过传统方法监测到的数据量,这将可能是地震学基础工作的革命性突破,这对地球物理学也是贡献,就如同为地球内部部结构研究设计了一个巨型CT*设备。当务之急是实际测试验证我院的传感器能否测到和测到哪种频率范围内的地震信号。

  陈棋福研究员建议找一个试验场(如川滇试验场)或者某个省份,地震部门、高校、研究所、运营商结合做探索性实验,包括数据需求、采集方法、数据快速传输及分析。

  周建明总经理表示中国移动将支持国家地震局和中科院的工作,调集资源,共同为抗震救灾服务。同时提出,为了提高结合移动通信和传感网的国家防震抗灾传感网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应该还能为森林防火等需求服务,应用于综合自然灾害监测。

  结合数量庞大的移动通信*建设国家传感网综合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传感网如何解决或提高单个传感器的高信噪比能力、传感器如何解决低成本超低频地震信号测试等问题,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需要地球物理学专家与传感网专家的协力奋斗。国家地震局、发改委、工业信息化部、中科院、运营商多部门的共同推动,将为我国地震预测、灾情监测、次生灾害防治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加讨论单位有: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所、中国移动集团技术部、中科院微系统中心、中科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信息学院、计算与通信学院)、中科院遥感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中科院声学所、中科院电子所、中科院计算所等。

分享到: